□本報記者 邢仁宇 本報通訊員 張月華
病例點擊:正在讀初二的婷婷近1年來經常出現厭惡學習的情況,以至于經常請假,1個月前拒絕去學校。自訴在學校就會難受,出現心慌、胸口發悶、呼吸困難、雙手發抖等癥狀,檢查后未發現器質性疾病,后到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就診,該院精神衛生三科副主任醫師楊麗芹為期接診治療。
“厭學,主要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下降、成績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害怕上學等。表面上是討厭學習、逃避學校,但本質上是孩子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,是孩子向家長發出的‘求救信號’?!睏铥惽劢榻B,導致厭學的原因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主要和以下三方面有關:跟學習本身有關,連續學習上的失敗導致信心崩塌;跟人際關系有關,不良的人際關系干擾了學習,如校園霸凌、被老師同學諷刺挖苦、家庭中父母經常吵架等;出現了焦慮抑郁情緒。
楊麗芹提醒,面對厭學,家長首先要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情緒,積極傾聽他們身上發生了什么。其次要多點耐心和鼓勵,給孩子時間調整、充電,在此過程中家長可以挖掘孩子的優點,嘗試著在具體事情上表揚孩子。此外,應降低對孩子的要求,主動幫助孩子建立學習動機,培養學習興趣,矯正學習心理,積極為其營造能參與學習的機會,引導孩子樹立健康正確的學習觀念。
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厭學情緒嚴重,自行調節后,無法有效緩解時,應當及早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治療,不要因為愛面子諱疾忌醫,延誤孩子治療的時機。